【中药】疫情新时代,医药全民参与体感将持续演绎,个人自愿的医药支出将增长,催化线上渠道高速扩张,为我国OTC市场提供了新的增长点,不断出台的中医药利好政策,也给中药消费品市场带来增量发展空间。
【药店】疫情放开后,药店短期逻辑兑现后,带来一季报的高确定性,此外国家医保局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的通知》,明确支持定点药店开展门诊统筹等服务,进一步演绎处方外流逻辑,随着消费复苏,药店客流量提升、门店扩张逻辑持续兑现,有望延续业绩增长。
【消费医疗】消费医疗为疫后明确主线,从Q1草根调研看,恢复虽存在,但增速不及预期,但恢复节奏较好,1月受疫情影响不及预期,2、3月环比加速,从业绩恢复速度来看,医美>眼科>齿科(22年Q2的受疫情封城影响受损严重基数较低),Q3迎来旺季有望实现高增长。
【CXO】目前CXO行业受到业绩高增长可持续性、新冠业务或大客户占比较高等因素影响,但最新预告业绩基本亮眼,剔除新冠因素后,常规业务和新兴业务增速显著。
【原料药】受制于22年疫情影响运输费用、原料价格高企、下游需求受损等因素,原料药企业22年普遍业绩受损,展望23年:
1)原材料价格和汇率带动的成本下降;
2)第七批集采有望成为原料药公司“前向一体化”战略加速带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的起点;
3)随着疫情的阶段性结束,下游需求不断恢复。
【医疗器械】因为贴息贷款政策落地、器械创新政策等因素导致透支了板块短期的表现,整体预期比较满,短期上升空间不大。
风险提示:以上内容仅代表本机构观点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,不代表基金实际持仓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基金管理人以诚实信用、勤勉尽责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,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,也不保证最低收益。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。投资者购买基金时,请仔细阅读基金的《基金合同》《招募说明书》《产品资料概要》等基金法律文件,并确认已知晓并理解该产品特征性与相关风险,具有相应风险承受能力,谨慎投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