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贵州省能源局下发《关于推动煤电新能源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措施(征求意见稿)》,提出进行新能源项目资源配置时,优先选择现有煤电企业或多能互补企业。
明确将煤电增量调节能力与新能源指标定量挂钩:提出存量煤电机组按灵活性改造新增调峰容量的2倍、新增煤电机组按其设计调节容量减去公共调节容量(50%)后的2倍配置新能源建设指标。
明确煤电调节能力可与储能等效替代:对未纳入煤电新能源一体化的新能源项目按不低于装机规模10%、满足2小时运行要求配置储能。
未达标主体原有建设指标优先配置给符合条件的煤电企业。推动煤电与新能源项目作为一个整体,统一送出,统一调度,提高送出通道利用率。
伴随新能源发电量占比的快速提升,火电调峰、消纳(成本最低、适用性最强)等优势愈发突出,特别是针对以风光大基地开发模式的背景下,风光煤火储一体化是最被认可的成长范式,预计更多省区会陆续出台鼓励火电灵活性改造/煤电新能源一体化的相关政策。
近期市场对电力板块,特别是火电公司担忧集中于:
(1)三季度火电公司业绩仍未大幅改善、甚至下滑,四季度业绩前景也不明朗;
(2)近期部分新能源项目被核查,引发退补担忧,担忧存量应收账款计提损失。
四季度,随着电厂高库存引起的对市场煤的低补库意愿,带来的市场煤价下滑,以及四季度长协煤比例提升(来自市场煤量的下滑以及长协煤量的提升),四季度煤价环比三季度或有所改善。
风险提示:以上内容仅代表本机构观点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,不代表基金实际持仓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基金管理人以诚实信用、勤勉尽责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,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,也不保证最低收益。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。投资者购买基金时,请仔细阅读基金的《基金合同》《招募说明书》《产品资料概要》等基金法律文件,并确认已知晓并理解该产品特征性与相关风险,具有相应风险承受能力,谨慎投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