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板块走势一季度总结:强预期,弱现实导致的过山车行情】
受电子行业疫情后芯片补库周期结束影响,行业指数从21年7月底一路下行到2022年10月初;
随着22Q3面板价格见底、消费电子IC设计公司库存达到顶点等电子周期标志性事件出现,市场预计2023年为电子行业底部,开始炒作底部反转;
23Q1又因ChatGPT的横空出现,促进相关零组件企业概念炒作,行业指数22Q4开始反弹至23年4月初。
行业指数Q1上涨,可以分为3个阶段:
1月3日-2月15日上涨,市场主要交易消费电子周期反转;
2月16日-3月16日下跌,主要是春节后安卓手机终端零售不达预期,证伪消费电子复苏逻辑,前期反弹较多的IC设计公司、封测公司等股价均回落;
3月15日后开始反弹,主要是AI概念股走势强劲。
4月以后,板块1个半月呈下跌势,AI炒作阶段性结束叠加一季报半导体企业普遍低于预期,导致板块逻辑较快被证伪,股价快速回落。
【行业观点】
终端:“618”临近,消费电子补库存行为持续,但消费者需求疲弱导致厂商创新意愿不足;汽车与新能源相关产品受特斯拉降价扩产带动,景气度环比回暖,但市场对下半年展望谨慎;AI热潮持续,尽管传统服务器产品Q1出货疲弱,但美陆台服务器代工厂均表示订单爆满,对电源、冷却、PCB等零组件持续加单。
下游(模组装配):消费电子类相关组装、光学模组4月表现与3月基本一致,汽车电子类订单高增长阶段过去,服务器类订单继续加速增长。
中游(电子商品):面板行业量增价增,Q2进入景气初期;被动元件量稳价增,Q2小幅提价开始磨底,但5月下游对提价接受度有所减弱;存储芯片筑底失败,预计Q2产品价格将继续下跌;硅片材料转为量稳价跌,代工厂稼动率调降继续,影响半导体材料与设备上游。电子商品中面板表现最强,但被动元件、存储表现弱于预期,Q2复苏确定性减弱。
中游(设计制造):消费电子类IC设计公司订单弱于预期,对Q2-Q3复苏观点分歧较大。服务器相关IC设计公司订单继续大幅增多,预计下半年营收高增长。
上游(设备材料):国内/国外产能扩充错位,海外由于电子周期、地缘政治等原因,主要晶圆产能提供方均选择减产,设备商加速退出亚洲区域。
国内部分厂商国产化意愿强烈,扩产规模优于此前预期,对国产设备材料构成积极正向刺激作用。
风险提示:以上内容仅代表本机构观点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,不代表基金实际持仓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基金管理人以诚实信用、勤勉尽责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,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,也不保证最低收益。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。投资者购买基金时,请仔细阅读基金的《基金合同》《招募说明书》《产品资料概要》等基金法律文件,并确认已知晓并理解该产品特征性与相关风险,具有相应风险承受能力,谨慎投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