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我们 > 公司动态 >  投研观点 >  电力与公共事业:广东首次提出适时启动一次能源价格传导机制

电力与公共事业:广东首次提出适时启动一次能源价格传导机制

【政策事件】

广东省能源局、南方能监局联合发布《关于2023年电力市场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》,首次提出适时启动一次能源价格传导机制。

【政策解读】

要点1:煤机或气机平均发电成本超过允许上浮部分,按照一定比例对年度或月度等电量进行补偿,相关费用全部由工商业用户分摊。

政策落地确定性较高,火电地位发生根本性变化,保障火电盈利迫在眉睫。“综合煤价高于一定值”,原先数字由国家确定,叠加电力供大于求,传导效果不佳。但目前火电保供地位得到确认,全国范围内用电紧张,保障发电侧盈利需求迫切。

对超出部分予以补偿,即当燃料成本超过电价时,落后机组最好的结果为盈亏平衡(全部机组都能获得相同度电补贴),侧面证明燃料成本明显下降并不乐观。当前煤价,广东省30万千瓦机组处于亏损状态,60万千瓦仍需补贴,长此以往,若煤价无法得到有效控制,落后机组开工失去意义,此举意在淘汰落后机组,同时略微增厚盈利机组的盈利水平。

 

要点2:固定价格+联动价格(参考价格包括月度、日前加权电价,不少于用电量的10%)+浮动费用(可选项,浮动范围0-2分/度)。

旨在有效传导辅助费用(推测新能源占比15-20%及下游用户分摊),扩大气电、煤电盈利,同时推动新能源提高出力稳定性。联动价格、浮动费用带来的电价的增长,可以理解为临时浮动的费用。以前因为服务费用没有有效传导,影响了发电侧的盈利,新政策主要针对高耗能大工业用户和新能源进行传导,意味着电力平衡需求加大,辅助服务需求随之相对加大,将辅助服务传导到下游,相应受益主体为煤电和气电。


【10月电力数据纵览】

10月,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,环比增速进一步放缓;水电降幅收窄,风光快速增长。

10月,整体用电需求维持在低位,第一产业、城镇居民用电环比提升明显,第二产业环比持平,第三产业同环比回落。二产对10月用电增速贡献最大,三产表现疲软。

【行业观点】

从发电量看,虽然1-10月用电累计增长,需求相对低迷,但水电出力不稳定,新能源占比低的背景下,火电需求依旧旺盛,但环比Q3仍将回落,间接降低市场煤价。

从长协煤看,当前23年长协煤仍处于谈判阶段,矛盾主要集中在增产意愿不强以及运费服务费用问题,沿海省企谈判优势不如央企以及内陆省企。

从电价看,23年电价长协仍将维持高位,尤其是广东省,22年长协价较基准价提升,23年有望较22年长协价继续上涨。

 

风险提示:以上内容仅代表本机构观点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,不代表基金实际持仓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基金管理人以诚实信用、勤勉尽责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,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,也不保证最低收益。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。投资者购买基金时,请仔细阅读基金的《基金合同》《招募说明书》《产品资料概要》等基金法律文件,并确认已知晓并理解该产品特征性与相关风险,具有相应风险承受能力,谨慎投资。